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官方新闻
从大数据到真正的人工智能,路还有点儿长
2019年07月26日
来源:CEF组委会   


物联网带来了大数据,数据被看作是未来的石油,会对社会经济的转型产生重大的影响。在成都落下帷幕的2019中国(成都)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中国大数据应用大会上,来自全国大数据领域的专家做了主题报告。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朱立峰表示,“数字经济离不开大数据的应用,大数据推动社会生产要素的网络化共享、集约化整合、协作化开发和高效化利用,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


“未来三类技术将产生巨大的影响:第一是IoT,物联网是整个社会对物质世界的感知体系;第二是云和大数据,它们是整个社会经济向前发展的动力基础,其中大数据是大脑,神经系统。” 北京友友天宇CEO姚宏宇博士表示,“这两种技术催生了两种应用,一种是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另一种是工业和产业互联网,这两种应用也是未来最大的应用场景。在未来的20年到30年里,真正能够替代人类大部分重复性工作的机器人会出现,它们会让整个社会的结构产生巨大的变化。”

大数据是智慧社会数字经济的智能基础,通过汇聚海量数据,以及基于之上的分析挖掘和处理,让数据实现从信息到知识再到智能的价值转换和升华,为社会提供智能的基础。大数据有两个基本点,一是明察秋毫,发现事物之间的关联,发现表面现象下的本质规律。例如,以前一张照片只能展示照片本身,在大数据的时代,可以把很多照片集合起来看到照片背后的故事;二是高瞻远瞩,通常风力发电都是安装在山区、草原,长时间工作很容易损坏,如果不及时发现并修理,整个风力发电系统就会出现问题,通过大数据收集系统的运行数据,可以预测除故障发生时间,这就是大数据在产生的预测能力。

姚宏宇博士强调,“大数据和云不一样,云是生产工具,而大数据既是生产资料也是生产工具,两种组合才可以助力数字经济的腾飞。”

新一代的网络信息技术最重要的就是超大规模分布式技术,云和大数据的基本内涵是解决网络的通,通是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在通的基础上,进行数据融合,在数据融合和网络通畅的基础上,才能将业务升级改造。大数据经过多年的额发展,到现在才真正开始落地发挥作用。如果把用户的需求比喻成“满汉全席额”,而实际上终端看到的是宫保鸡丁,这是因为数据收集以后还有使用半径,需要切割、处理,才能使用,数据共享交换是大趋势,只有具备了数据基础,网络才能更好发展。

5G让物联网感知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
物联网的呼声一直很高,但是落地很慢,究其原因是无线技术的发展没有跟上节奏,随着5G的商用,物联网具备了快速发展的基本条件。

相对4G技术,5G的时延大大降低,从4G的10到50毫秒缩减到1毫秒,是原来的十倍以上,人的大脑对物理世界的反应大概是100毫秒,让物联网物理空间具备反馈能力,必须要把整体的时间降低到100毫秒甚至更少;第二是峰值吞吐率增加,意味着装载5G的设备对物理世界的观察能力基本上达到了人对物理世界的观察能力;第三是连接数,每个感知系统都要互联,4G的带宽无法支持1000K的连接,5G有望让其变成可能。总之,5G让物联网感知发生了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

5G时代最值得期待的应用有两个,VR/AR可以让用户足不出户感受外面美丽的自然风光,自动驾驶由于5G的商用有望突破实时路况响应速度。对于5G的各种应用前景,姚宏宇博士也及时泼了一盆“冷水”,“短时间内,大家也不要对5G的应用抱太大的期望,因为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比如自动驾驶汽车在一个交叉路口左转,机器判断起来非常难,所以大家在研究更准确的解决方式;VR/AR也是一样的,未来学艺术设计产业会有更大的发展,虚拟空间需要处理很多东西。”

物联网和大数据互相依存、相互支撑
大数据让物联网物有所值,物联网的价值是由大数据体现的,而反过来物联网又给大数据提供了最大的感知基础,没有大数据物联网整个的价值链就无法衔接,所以是互相依存,互相支撑的关系。
 
工业互联网是迈向智慧社会征途中新的生产力,让产业焕发青春的新的动力。工业互联网在网络信息技术上的优势是,打造下一代整个生产制造的主导地位。工业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对未来的制造业非常重要,但是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在一定的时间内让工业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产生价值,能够在产业链的上下游深度的协同,让整个生产效率更高?最后要根据每个用户的需求,在工厂里面定制自己喜欢的产品。

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方向是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原来的虚拟经济主要是以数字经济为主,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是互联网的上半场,是纯粹的虚拟经济,跟实体经济的结合相对很少,它直接颠覆了快递、外卖、打车等产业,但是真正对经济核心的推动作用是在产业数字化上。目前,从传统企业走向工业互联网之路有几个阶段: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其实很多工业企业连信息化都没有完成,所以在投入工业互联网的大潮中,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而定。

大数据和工业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的关系,大数据是驱动产业数字化的核心的动力,让产业数字化变得更简单。

大数据做到通用人工智能还有挑战
人工智能是未来的数字经济和智慧社会的未来生产力,人工智能在历史上至少有三次波峰和波谷,现在处于第三次。姚宏宇博士认为,“人工智能在后面的投资也已经开始下降,因为要做到通用性的人工智能技术还是有挑战的。”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结合很多,大家所说的人工智能,经常把人工智能作为一个方向和社会方向论,其实人工智能分四个层面:第一,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逻辑推理阶段,Google的阿尔法狗解决的是逻辑和推理的问题,人只要能把想要解决的问题和过程用数据的方法和语言表达给机器,机器一定会超过人。现在阿尔法狗除了下棋什么也不能做,可见光有逻辑推理是形成不到对人类的支持的。

第二是,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仿真感知阶段,通过技术手段,让机器具备人一样的能力,能够去看、去听、去感知,去模仿。在未来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语音识别、嗅觉和听觉会有比较大的发展,因为这些机器是可以达到的。真正比较难的是从感知到认知的问题;第三阶段是知其然,但是不知其所以然,认知思考阶段,比如:你让机器识别什么是马,腿是细长的,像一个竹竿,它会接着问什么是细长?什么是竹竿?最近一次人工智能洗牌,从感知到认知的领域跨了一大步,现在人脸识别可以很精准,但是只能在固定的产品上;第四是,不知其然,亦不知其所以然,情感灵感阶段,让机器具备人一样的意识,具备人的情感、灵感,像人一样去创造。第四个阶段一定要机器人突破以后,才能真正推动人类的认知整体环境的发展。

大数据是人工智能的根源,没有数据谈不上人工智能,人脸识别最开始也需要很多的照片帮助机器快速学习,整个社会的大数据基础,才是未来社会经济,未来社会发展的必要的原因。

数据底座和技术基础产生两个改变,一是虚拟空间实体化,最简单的代表就是机器人,机器人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将对社会结构带来很大的变革。另一个是物理世界数字化,我可以不出家门到全世界旅游,可以到全世界购物,但是这个阶段完全实现还需要一定的时间。